美官员承认判断失误,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,跑到美国上门求和
话说这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,本来是想给中国点颜色看看,让中国乖乖“求和”。结果没想到,这剧本好像拿反了。
美国摆出一副“大哥”的架势,挥舞着145%的惩罚性关税大棒,心想中国肯定招架不住,立马就会跑来求饶。可谁知,中国压根儿不吃这套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中国该干嘛干嘛,愣是没露出半点着急的意思。
这下美国官员可傻眼了。原先在他们看来,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,肯定得先服软。好家伙,现实直接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。一些官员私底下嘀咕,说他们把中国想得太简单了。
眼瞅着这招不行,美国赶紧调整策略。财政部长姆努钦出来打圆场,说现在这局面“难以为继”,还说打贸易战不是为了跟中国彻底闹掰。就连特朗普也改口了,暗示那145%的关税不会持续太久,说不定还会降。
美国这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,一会儿一个样,把全世界都看得一愣一愣的。俄罗斯、伊朗这些国家,都在旁边仔细观察着,琢磨着能不能趁机跟美国谈点条件。特朗普估计也挺郁闷,每次想缓和一下,都被解读成示弱,这让他更骑虎难下了。
更尴尬的是,中国直接出来辟谣,说压根儿没跟美国谈什么关税问题,还说这贸易战是美国先挑起来的。中国的意思很明确:要谈就好好谈,别想着施压;要打就奉陪到底,谁怕谁啊。
中国之所以这么淡定,是因为手里有底牌。什么稀土出口管制、美债调整,还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高科技,这些都是中国应对贸易战的“秘密武器”。就拿美国搞的豁免清单来说吧,本来是想帮自家企业减轻压力,结果中国这边有保税政策,出口成本照样有优势。
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,不仅惹恼了中国,也让其他国家很不爽。加拿大、墨西哥、日本,纷纷对美国加征关税进行反击。大家的意思很清楚:我们支持多边贸易,反对美国一家说了算。
世贸组织的规则是考虑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,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搞“镜像关税”,机械地要求对等。现在的情况很明显,中国不是你想捏就能捏的软柿子。中国没有低声下气地去求和,而是稳扎稳打,用实力说话,这也让其他国家更有底气对抗美国的压力。
现在看来,特朗普正在琢磨怎么体面地收场。但如果他还是坚持单边主义,总想着逼中国让步,那就算贸易战暂时停火,问题也解决不了。
打贸易战没有赢家,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。对特朗普来说,继续打下去只会让他更难向选民交代。怎么跟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相处,已经不仅仅是外交问题,更是考验美国政治智慧的试金石。
估计接下来,特朗普政府还会继续释放一些模棱两可的信号,一方面想稳住市场,一方面想找个机会调整方向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中国不会按照美国的剧本走,这场博弈已经超越了关税的范畴,成了全球权力格局变化的缩影。就像《金融时报》说的那样,现在很多国家觉得中国比美国更靠谱。这种观念的转变,或许才是贸易战最深远的影响。
这盘棋,才刚刚开始。

